再激发 Rechallenge

定义
在先前停药后再次给药。受试者在再次给药后,已经消失或减轻的不良事件再次出现或加重的情况,称为该药物再激发阳性;反之,则为再激发阴性。需要注意的是,药物临床试验中实行再激发应非常谨慎,须在确保受试者安全以及符合伦理学的前提下进行,不可仅为验证相关性而让受试者承担再次用药后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的风险。
分类
评价方法
关键词
再给药试验 再激发阳性 再激发阴性 伦理学 安全性
引用此术语的条款 6
查看原文

(五)去激发、再激发 1. 去激发 去激发是指在临床给药过程中停药。临床试验过程中,受试者在停药后,不良事件自然消失或减轻的现象,称为该药物去激发阳性;反之,则为去激发阴性。如果不良事件是在停药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后缓解,去激发结果应被视为未知,因为在此种情况下无法作出准确判断。2. 再激发 再激发是指在先前停药后再次给药。受试者在再次给药后,已经消失或减轻的不良事件再次出现或加重的情况,称为该药物再...

查看原文

在药物临床安全性研究中,个例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相关性判断是药物不良反应整体评估的基础和重要依据。对于每一个个例不良事件都需要科学、客观、准确地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情况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保护受试者安全。对于个例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的相关性评价,一般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时序性 时序性是指试验药物与不良事件的出现应有合理的时间关系,以及符合药物代谢的时间规律。因此,时序性在相关性判断中...

查看原文

(二)评价要点 一般而言,在临床试验个例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的相关性评价中,应着重从以下五个最核心的方面来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1. 试验用药与不良事件的出现有无合理的时间关系;2. 不良事件是否符合该药物已知的作用机制、特性或已知的不良反应;3. 去激发结果(如适用);4. 再激发结果(如适用);5. 不良事件是否可用受试者疾病进展(包括伴随疾病)、合并用药的作用、其他治疗措施或干扰因素等的影响来解...

查看原文

(一)五分法 根据五个评价要点(是否存在合理的时间关系,是否符合该药物已知的作用机制、特性或已知的不良反应,去激发结果,再激发结果,是否可用其他合理的原因解释),进行临床试验个例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相关性评价,按照不同情况,将判定结果分为五类:肯定有关、很可能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无关。判定结果分类及判定依据可参考表1。...

查看原文

表1 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相关性判定结果分类及判定依据 | 五分法 | 判定依据 | 二分法 | |---|---|---| | 肯定有关 | ● 有合理的时间关系 ● 符合已知的作用机制、特性或已知的不良反应 ● 去激发阳性 ● 再激发阳性 ● 无其他合理的原因解释 | 相关 | | 很可能有关 | ● 有合理的时间关系 ● 符合已知的作用机制、特性或已知的不良反应 ● 去激发阳性 ● 缺乏再...

查看原文

表2. 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相关性判定简表 | 判定结果 | 相关 | | | 不相关 | | |----------|------|------|------|----------|------| | | 肯定有关 | 很可能有关 | 可能有关 | 可能无关 | 无关 | | **判定依据** | | | | | | | 是否有合理的时间关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