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å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参考: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关联性判定方法研究探讨 [2022/03/04 09:05]
老T
参考: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关联性判定方法研究探讨 [2022/03/04 09:30] (当前版本)
老T [4、结语]
行 21: 行 21:
 ==== 1.1 总体判断法及标准判断法 ==== ==== 1.1 总体判断法及标准判断法 ====
  
-  **总体判断(global introspection)**是一种用于评价可疑性ADR中药物因素可能性大小的方法。20世纪60至70年代,总体判断法是ADR判断的唯一方法,当时正处于ADR监测的初期阶段。该种方法主要是一种凭临床经验作判断的方法,主观性强。其过程可大致概括为:评估者试图考虑到所有引起ADR的因素,在脑中把这些因素排列起来,根据相对重要性大小进行权衡,最后得出有关药物引起ADR可能性大小的结论。((1))+  **总体判断(global introspection)**是一种用于评价可疑性ADR中药物因素可能性大小的方法。20世纪60至70年代,总体判断法是ADR判断的唯一方法,当时正处于ADR监测的初期阶段。该种方法主要是一种凭临床经验作判断的方法,主观性强。其过程可大致概括为:评估者试图考虑到所有引起ADR的因素,在脑中把这些因素排列起来,根据相对重要性大小进行权衡,最后得出有关药物引起ADR可能性大小的结论。
  
   **标准化评价(standardized assessment)**是利用影响药物与ADR之间的因素,设置相应的问题,根据不同答案计以不同分值,再根据所得总分向概率范畴的定量进行估计转换,评出ADR与药物的相关程度,分为“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及“无关”5个等级。70 年代中期和80年代后期,该法成为ADR因果评价方法的主流方法,目前仍在继续使用。在此过程中,Karch和Lasagna提出了第1个标准方法,其他的方法还包括:Kramer的Yale评分法,共包含56个问题;Naranjo的APS评分法,共包含10个问题;Venule评分法,共包含23个问题以及Begaud评分法(法国评分法)等多种方法,并有研究对这多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标准化评价(standardized assessment)**是利用影响药物与ADR之间的因素,设置相应的问题,根据不同答案计以不同分值,再根据所得总分向概率范畴的定量进行估计转换,评出ADR与药物的相关程度,分为“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及“无关”5个等级。70 年代中期和80年代后期,该法成为ADR因果评价方法的主流方法,目前仍在继续使用。在此过程中,Karch和Lasagna提出了第1个标准方法,其他的方法还包括:Kramer的Yale评分法,共包含56个问题;Naranjo的APS评分法,共包含10个问题;Venule评分法,共包含23个问题以及Begaud评分法(法国评分法)等多种方法,并有研究对这多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行 43: 行 43:
   由加拿大流行病学者Sackett等推荐,本法在病例分析时,对时间顺序,是否已有类似反应资料等基本问题都予以打分,最后按所记总分评定因果关系等级。本法按以下问题回答记分,分值总分≥9分:肯定有关;总分5~8分:很可能有关;总分1~4分:可能有关;总分≤0分:可疑的。见表2。   由加拿大流行病学者Sackett等推荐,本法在病例分析时,对时间顺序,是否已有类似反应资料等基本问题都予以打分,最后按所记总分评定因果关系等级。本法按以下问题回答记分,分值总分≥9分:肯定有关;总分5~8分:很可能有关;总分1~4分:可能有关;总分≤0分:可疑的。见表2。
  
-  表2 APS评分法((1))+  表2 APS评分法
 ^序号^评分项目^是^否^不知道^记分^ ^序号^评分项目^是^否^不知道^记分^
 |1|该反应以前是否已有报告|+1|0|0|| |1|该反应以前是否已有报告|+1|0|0||
行 68: 行 68:
  
   表3 WHO 乌普萨拉国际药品ADR监测合作中心的指南   表3 WHO 乌普萨拉国际药品ADR监测合作中心的指南
-^序号^评定^说明^ 
 |1|**Certain**|a clinical event, including laboratory test abnormality, occurring in a plausible time relationship to drug administration, and which cannot be explained by concurrent disease or other drugs or chemicals. The response to withdrawal of the drug (dechallenge) should be clinically plausible. The event must be definitive pharmacologically or phenomenologically, using a satisfactory rechallenge procedure if necessary.| |1|**Certain**|a clinical event, including laboratory test abnormality, occurring in a plausible time relationship to drug administration, and which cannot be explained by concurrent disease or other drugs or chemicals. The response to withdrawal of the drug (dechallenge) should be clinically plausible. The event must be definitive pharmacologically or phenomenologically, using a satisfactory rechallenge procedure if necessary.|
 |2|**Probable/Likely**|a clinical event, including laboratory test abnormality, with a reasonable time sequence to administration of the drug, unlikely to be attributed to concurrent disease or other drugs or chemicals, and which follows a clinically reasonable response on withdrawal (dechallenge). Rechallenge information is not required to fulfil this definition.| |2|**Probable/Likely**|a clinical event, including laboratory test abnormality, with a reasonable time sequence to administration of the drug, unlikely to be attributed to concurrent disease or other drugs or chemicals, and which follows a clinically reasonable response on withdrawal (dechallenge). Rechallenge information is not required to fulfil this definition.|
行 81: 行 80:
   2004年前,国内的临床试验均要求研究者评价任何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AE)与试验药物的因果关系。常用4个概念描述AE与治疗的关系,即“肯定有关”,“很可能有关”,“可能有关”和“不可能有关”。我国曾采用5级评定标准。即在“可能有关”与“不可能有关”之间再加一层“可疑有关”。我国原卫生部ADR中心推荐的评分法中心推荐的评分法(1994年版)为5级评价标准,进行判定。   2004年前,国内的临床试验均要求研究者评价任何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AE)与试验药物的因果关系。常用4个概念描述AE与治疗的关系,即“肯定有关”,“很可能有关”,“可能有关”和“不可能有关”。我国曾采用5级评定标准。即在“可能有关”与“不可能有关”之间再加一层“可疑有关”。我国原卫生部ADR中心推荐的评分法中心推荐的评分法(1994年版)为5级评价标准,进行判定。
  
-  1994年以后,参考WHO乌普萨拉监测中心的6级标准,我国逐渐采用6级评定方法,并于2004年发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7))(局令第7号),该办法同时制订了2005年版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8))。2011年5月4日又颁布了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2012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再次发布了修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 2005年9月版及2012年11月版,是目前最重要的参考依据。+  1994年以后,参考WHO乌普萨拉监测中心的6级标准,我国逐渐采用6级评定方法,并于2004年发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局令第7号,该办法同时制订了2005年版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2011年5月4日又颁布了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2012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再次发布了修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 2005年9月版及2012年11月版,是目前最重要的参考依据。
  
 \\ \\
行 130: 行 129:
 ====== 4、结语 ====== ====== 4、结语 ======
  
-  本文通过分析了国外的ADR/AE因果判定标准的相关文献((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并结合笔者的临床试验管理的经验和体会,对于相关内容总结并建议如下:+  本文通过分析了国外的ADR/AE因果判定标准的相关文献,并结合笔者的临床试验管理的经验和体会,对于相关内容总结并建议如下:
   - ADR因果判定最早的方法是总体判断法,其凭经验,主观性强,已经被淘汰;其中最早使用的标准判断法是Karch和Lasagna评价方法,对今后的条目判断产生了深远影响,C.A.Naranjo的APS评分法属于积分判断法,可操作性较强,是标准判断法的另1个分支。   - ADR因果判定最早的方法是总体判断法,其凭经验,主观性强,已经被淘汰;其中最早使用的标准判断法是Karch和Lasagna评价方法,对今后的条目判断产生了深远影响,C.A.Naranjo的APS评分法属于积分判断法,可操作性较强,是标准判断法的另1个分支。
   - 当前最权威的ADR因果判断国际标准是WHO乌普萨拉监测中心的6级标准,我国使用当前最佳的ADR因果判定是2012年版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2012年版的《方法》比2005年在评定标准描述方面多了实例说明, 而对于ADR/AE分析项目,进行了调整。   - 当前最权威的ADR因果判断国际标准是WHO乌普萨拉监测中心的6级标准,我国使用当前最佳的ADR因果判定是2012年版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2012年版的《方法》比2005年在评定标准描述方面多了实例说明, 而对于ADR/AE分析项目,进行了调整。
行 141: 行 140:
   - 根据I~IV期的临床试验特征,特别是对I期的AE反应的判断有异于其他各期,应该在今后的研究中给予关注和考虑。在确定总的原则的基础上,对各期进行具体化的说明。   - 根据I~IV期的临床试验特征,特别是对I期的AE反应的判断有异于其他各期,应该在今后的研究中给予关注和考虑。在确定总的原则的基础上,对各期进行具体化的说明。
   - ADR判定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有的甚至需要观察多年,从实际临床试验的角度出发,可以更严谨的制定判定标准,可以把上市前和上市后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安全性评价的药物警戒监测体系,准确评价药物的安全性。   - ADR判定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有的甚至需要观察多年,从实际临床试验的角度出发,可以更严谨的制定判定标准,可以把上市前和上市后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安全性评价的药物警戒监测体系,准确评价药物的安全性。
 +
 +\\
 +====== 参考文献 ======
 +
 +[1] SACKETT DL. Clinical Epidemilogy [M]. 2nd.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91:297-299.\\
 +[2] The Uppsala Monitoring Centre (the UMC). Safety monitoring of medicinal products:guidelines for setting up and running a pharmacovigilance center [EB/OL]. [2013-11-15]. http://apps.who.int/medicinedocs/en/d/Jh2934e/15. html.\\
 +[3] EDWARDS IR, BIRIELL C. Harmonisation in pharmacovigilance [J]. Drug Safety, 1994, 10(2):93-102.\\
 +[4] BEGAUD B, EVREUX JC, JOUGLARD J, et al. Unexpected or toxic drug reaction assessment (imputation). Actualisation of the method used in France [J]. Thérapie, 1985, 40:111-118.\\
 +[5] MEYBOOM RH, HEKSTER YA, EGBERTS AC, et al. Causal or casual? The role of causality assessment in pharmacovigilance [J]. Drug Safety, 1997, 17(6):374-389.\\
 +[6] MEYBOOM RH, EGBERTS AC, EDWARDS IR, et al. Principles of signal detection in pharmacovigilance [J]. Drug Safety, 1997, 16(6):355-365.\\
 +[7] CFDA. 药品ADR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EB/OL]. (2011-05-04). http://www.sfda.gov.cn/WS01/CL0053/24477.html.\\
 +[8] CFDA. 药品ADR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 [EB/OL]. (2013-12-15).http://www.cdr.gov.cn/xzzx/hyzl/hyzl2013nd/201304/t20130426_5436.html.\\
 +[9] 田少雷. 药物临床试验与GCP实用指南 [M]. 2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0:111-112.\\
 +[10] 许卫华, 温泽淮, 赖世隆. 两种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0, 11(4):248-250.\\
 +[11] 魏戌, 谢雁鸣. 国内外不良反应因果判断原则及评价方法解读 [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58(18):2744-2747.\\
 +[12] 魏晶, 王瑜歆.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因果关系评价方法概述 [J]. 中国药物警戒, 2011, 8(10):600-603.\\
 +[13] 黄登笑, 盛红彬, 黄淇敏. 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判断指标效率分析 [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30(11):1416-1419.\\
 +[14] 林建莹, 黄登笑, 盛红彬, 陆逸雁, 黄淇敏. 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定研究 [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2010,30(8):951 - 955.\\
 +[15] 杨华,魏晶,王嘉仡,等.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评价方法研究 [J]. 中国药物警戒, 2009, 6(10):581-84.\\
 +[16] 黄宇虹, 张伯礼. 单一事件药物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评价 [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7, 12(6):697-699.\\
 +[17] 闫永峰. 如何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 [J].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05, 3(1):57.\\
 +[18] 杜文民, 王永铭, 程能能. 药物不良反应的判定与其研究方法(续一) [J]. 中国药物警戒, 2004, 1(2):17-20.\\
 +[19] 系列问答44-WHO 国际药物监测中心对可疑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如何分级?[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2, 4 (4 ):281.\\
 +[20] 陈颖, 朱向珺, 李瑛. 2007-2011 年国家避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关联性评价分析 [J]. 中国药房, 2013, 24(14):1303-1305.\\
 +[21] 冯变玲, 杨世民, 贺小红, 等. 药品不良反应多维关联规则挖掘及预警模型构建 [J]. 中国药事, 2012, 26(10):1076-1082.\\
 +[22] 杜广清, 张祥华, 门阳, 等. 药品不良反应循证医学证据关联性评价方法学的教学体会 [J]. 中国药房, 2011, 22(48):4607-4608.\\
 +[23] 杨华, 魏晶, 王嘉仡, 等.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评价方法研究 [J]. 中国药物警戒, 2009, 10(10):581-584.
  
 \\ \\
  • 参考/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关联性判定方法研究探讨.1646384715.txt
  • 最后更改: 2年前
  • 老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