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详情
潜在风险 Potential Risk
定义
引用此术语的条款 11
第一百三十二条 - 术语定义
本规范下列术语的含义: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信号:是指来自一个或多个来源的,提示药品与事件之间可能存在新的关联性或已知关联性出现变化,且有必要开展进一步评估的信息。 药品不良反应聚集性事件:是指同一批号(或相邻批号)的同一药品在短期内集中出现多例临床表现相似的疑似不良反应,呈现聚集性特点,且怀疑与质量相关或可能存在其他安全风险的事件。 ...
第二节 - 风险评估
第七十二条
开展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的目的包括但不限于: (一)量化并分析潜在的或已识别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例如描述发生率、严重程度、风险因素等); (二)评估药品在安全信息有限或缺失人群中使用的安全性(例如孕妇、特定年龄段、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人群); (三)评估长期用药的安全性; (四)评估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五)提供药品不存在相关风险的证据; (六)评估药物使用模式(例如超适应症使...
第六十二条
持有人应当及时对新的药品安全风险开展评估,分析影响因素,描述风险特征,判定风险类型,评估是否需要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等。评估应当综合考虑药品的获益-风险平衡。...
第五章 - 风险识别与评估
第六十五条
风险类型分为已识别风险和潜在风险。对于可能会影响产品的获益-风险平衡,或对公众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应当作为重要风险予以优先评估。持有人还应当对可能构成风险的重要缺失信息进行评估。...
第六十六条
持有人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已识别风险、潜在风险等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
第九章 - 附则
第九十七条 - 药物警戒计划制定
持有人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发现存在重要风险的已上市药品,制定并实施药物警戒计划,并根据风险认知的变化及时更新。...
第四十九条
委托方作为研究工作的发起者和研究结果的申报者,对用于申报注册的研究资料负责,并承担以下责任: (一)理解本规范的要求,尤其是机构负责人、专题负责人、主要研究者的职责要求; (二)委托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前,通过考察等方式对研究机构进行评估,以确认其能够遵守本规范的要求进行研究; (三)在研究开始之前,试验方案应当得到委托方的认可; (四)告知研究机构受试物和对照品的相关安全信息,以确保研究...
(四)
告知研究机构受试物和对照品的相关安全信息,以确保研究机构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人身健康和环境安全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