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定义
药品
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
药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
是指药品生产批准证明文件、药品检验报告书、药品的包装、标签和说明书。
免疫规划疫苗
是指居民应当按照政府的规定接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指列入本条例第二款规定的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按照药用类和非药用类分类列管。
医疗器械
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一)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二)...
血液制品
是特指各种人血浆蛋白制品。
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指有关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运行管理和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项目试验方案设计、组织实施、执行、检查、记录、存档和报告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要求。
体外诊断试剂
是指按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包括在疾病的预测、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和健康状态评价的过程中,用于人体样本体外检测的试剂、试剂盒、校准品、质控品等产品,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仪器、器具、设备或者系统组合使用。按照药品管理的用于血源筛查的体外诊断试剂、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体外诊断试剂...
辅料
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所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
新药
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非免疫规划疫苗
是指由居民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
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
是指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或者办理医疗器械备案的企业或者研制机构。
原料血浆
是指由单采血浆站采集的专用于血液制品生产原料的血浆。
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
指为评价药物安全性,在实验室条件下用实验系统进行的试验,包括安全药理学试验、单次给药毒性试验、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致癌性试验、局部毒性试验、免疫原性试验、依赖性试验、毒代动力学试验以及与评价药物安全性有关的其他试验。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
是指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依照法定程序和要求提出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请,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基于科学认知,进行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等审查,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活动。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
指取得药品注册证书的企业或者药品研制机构等。
处方药
是指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
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
是指依法取得疫苗药品注册证书和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医疗器械使用单位
是指使用医疗器械为他人提供医疗等技术服务的机构,包括医疗机构、血站、单采血浆站、康复辅助器具适配机构等。
供血浆者
是指提供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的人员。
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
指具备开展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的人员、设施设备及质量管理体系等条件,从事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的单位。
体外诊断试剂备案
是指体外诊断试剂备案人(以下简称备案人)依照法定程序和要求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备案资料,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提交的备案资料存档备查的活动。
假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三)变质的药品;(四)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
非处方药
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大型医用设备
是指使用技术复杂、资金投入量大、运行成本高、对医疗费用影响大且纳入目录管理的大型医疗器械。
单采血浆站
是指根据地区血源资源,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并经严格审批设立,采集供应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的单位。
多场所研究
指在不同研究机构或者同一研究机构中不同场所内共同实施完成的研究项目。该类研究项目只有一个试验方案、专题负责人,形成一个总结报告,专题负责人和实验系统所处的研究机构或者场所为'主研究场所',其他负责实施研究工作的研究机构或者场所为'分研究场所'。
代理人
境外申请人、备案人应当指定中国境内的企业法人作为代理人,办理相关体外诊断试剂注册、备案事项。代理人应当依法协助注册人、备案人履行相关义务,并协助境外注册人、备案人落实相应法律责任。
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劣药:(一)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二)被污染的药品;(三)未标明或者更改有效期的药品;(四)未注明或者更改产品批号的药品;(五)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六)擅自添加防腐剂、辅料的药品;(七)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的药品。
医疗机构制剂
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
机构负责人
指按照本规范的要求全面负责某一研究机构的组织和运行管理的人员。
药品认证
是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实施相应质量管理规范进行检查、评价并决定是否发给相应认证证书的过程。
专题负责人
指全面负责组织实施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中某项试验的人员。
药品经营方式
是指药品批发和药品零售。
主要研究者
指在多场所研究中,代表专题负责人在分研究场所实施试验的人员。
药品经营范围
是指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经营药品的品种类别。
委托方
指委托研究机构进行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的单位或者个人。
药品批发企业
是指将购进的药品销售给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的药品经营企业。
质量保证部门
指研究机构内履行有关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工作质量保证职能的部门,负责对每项研究及相关的设施、设备、人员、方法、操作和记录等进行检查,以保证研究工作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药品零售企业
是指将购进的药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药品经营企业。